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心得] 102年地方特考三等圖書資訊學(選試英文)錄取心得

前言
首先感謝國考版上很多人的心得,我雖然從來沒有發過文,但是看到上榜心得總是讓我可以繼續努力,所以我也來分享一點自己的心得與大家分享。文章很長,先感謝你的耐心。

2014/3/16說明:考慮之後,已經把瀏覽的連結直接放在文章裡了,恕不再提供電子檔了!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9hzc9lkZ0yLU1FmLTkwWUFxajA/edit



歷年成績
100高考
國文
54 (作文36 公文4 測驗14)
法學知識與英文
52
圖書資訊學
28 (1/9/9/9)
資訊系統與資訊檢索
31 (8/12/7/4)
技術服務
32 (2/12/8/10)
讀者服務
76 (18/20/22/16)
圖書館管理
51 (10/15/12/14)
外國文
59 (12/15/12/2)
總成績
47.52 (錄取標準:62.33) 未錄取

100地特三等
國文
61 (作文36 公文9 測驗16)
法學知識與英文
70
圖書資訊學
60 (12/18/10/16)
資訊系統與資訊檢索
53 (11/14/7/4)
技術服務
30 (5/6/6/13)
讀者服務
62 (10/15/17/20)
圖書館管理
60 (5/17/15/5)
外國文
73 (12/31/31)
總成績
52.97 (錄取標準:65.17) 未錄取

101高考
國文
56 (作文30 公文10 測驗16)
法學知識與英文
54
圖書資訊學
43 (8/12/15/8)
資訊系統與資訊檢索
46 (5/18/3/20)
技術服務
61 (13/15/18/15)
讀者服務
51 (16/11/13/11)
圖書館管理
46 (13/19/1/13)
外國文
29 (13/5/11)
總成績
47.80 (錄取標準:56.80) 未錄取

101普考
國文
58 (作文28 公文14 測驗16)
法學知識與英文
62
圖書資訊學概要
66 (16/18 測驗32)
資訊系統與資訊檢索概要
64 (18/18/20/8)
技術服務概要
44 (15/2/20/7)
讀者服務概要
68 (17/16/16/19)
總成績
60.33 (錄取標準:63.50) 未錄取

101地特三等
國文
45 (作文25 公文10 測驗10)
法學知識與英文
60
圖書資訊學
60 (16/14/16/14)
資訊系統與資訊檢索
65 (21/8/18/18)
技術服務
60 (10/15/14/21)
讀者服務
52 (10/14/13/15)
圖書館管理
51 (11/16/10/14)
外國文
70 (19/13/17/21)
總成績
58.23 (錄取標準:65.90) 未錄取

102地特三等
國文
56 (作文30 公文12 測驗14)
法學知識與英文
66
圖書資訊學
74 (18/15/19/22)
資訊系統與資訊檢索
66 (12/21/17/16)
技術服務
81 (17/21/19/24)
讀者服務
77 (20/18/21/18)
圖書館管理
64 (16/14/20/14)
外國文
76 (19/15/21/21)
總成績
70.60 (錄取標準:70.40) 錄取

一、背景及選擇類組
大學與研究所本科,大學延畢半年後,上班了一年,又重新回去唸研究所,目前碩二。大學期間成績普通,排名中間左右,研究所開始有比較認真一點。

工作大概半年後開始參加國考,從100年高考開始考、100年地特三等、101年高普、101年地特三等、102年地特三等,一共五次。

一開始就是以三等、高考為目標,主要是已經考上的同學給的建議(之後也是要考的,不如一鼓作氣考過去)。自己實際準備也一直以專業科目為主,共同科目沒有特別準備,因此在101年普考失利,普考採全部考科平均對我不利,所以後來地方特考時仍然以三等為目標。

分析過近7年來的考題,我覺得三等(高考)、四等(普考)的出題方向會有些不同,前者偏思考、應用、整合,後者偏實務方向或是通常有標準答案。再者,兩者的計分方式不同,曾有非本科系的朋友覺得四等就適合非本科系,英文好、本科系則適合三等,我想這部分可能要徹底地進行自我SWOT分析後再決定。不過不可否認的,三等(高考)真的很需要英文能力。

二、準備經驗
(一)讀書作息:這部分分四個階段來說:兼職、全職、研究所兼職、考試期間
1.兼職(約1年)
這個時期剛踏上國考這條路,沒有什麼準備、憑著大學的底子就去考,所以考試成績非常悽慘,就不多說了。後來準備地方特考時,還有準備研究所。

2.全職(約3.5個月)
上班滿一年後,決定辭職、在研究所開學前專心準備考試。所謂萬事起頭難,這段時間可以說是準備考試以來最痛苦的時間,每天9點圖書館報到,讀到晚上8點左右回家,周末則從10點讀到5點。

但這段時間同時也是我徹底建立基礎的階段,我把95年到100年的高普考考古題全部寫過一遍,答案來源多是期刊、論文、相關書籍等。

當時作息非常固定,就是8點起床、11點左右睡覺,除了讀書以外,沒有什麼休閒娛樂,也沒什麼在運動,生活只剩下考試,後來覺得其實這樣對心理健康不太好,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久了很容易產生沒考上就完了的感覺。

3.研所兼職(1年半)
101年高普考還是落榜,當時已經開學了,還記得放榜當下我正在上課,偷偷查了榜單後難過得哭了,還不敢太大聲以免引起同學注意。

由於碩一的時候有很重的必修課,重心跟時間幾乎擺在研究所課業,所以就比較沒有花太多時間準備國考(也因為全職反而沒考好,就不想再繼續花那麼多時間準備了),只有把之前高普考的擬答整理成電子檔,完全以之前全職時的基礎去考,因此101年地特還是沒考上。不過當下只覺得,自己的成績有進步了,反而不會特別難過。

之後102年暑假我出國所以沒參加高普考。回國之後,跟指導教授討論好進度,說好考完地方特考後馬上開始寫論文計畫書,我又重新回到窩在圖書館的日子。除了上課、打工,也是每天9點圖書館報到,讀到晚上7點左右回家。因為一年沒接觸國考的書,所以又重新寫了一次96年到101年地方特考的考古題(三等、四等都寫)。同時,讀了與圖資相關的書籍、期刊,並且參加相關的研討會,把重點摘錄下來,整理成電子檔,方便之後複習。

4.考試期間
前幾次考試,我在考場還會想多翻一點書,翻自己整理的考場筆記。這次地特考試時,我只有稍微翻了一下,其他時間都在休息,忘掉上一科的內容,讓自己心情完全放鬆,才不會影響下一科的考試。當天考完回家也只會大概翻一下筆記,就早早休息,準備第二天的考試。

建議考試時早一點到考場(我大概都是該科前幾個到考場的考生),不一定要看書,但可以平靜的吃早餐、發呆,讓自己的心情好好沉澱下來。

考完試到放榜期間,幾乎沒有念書,都在休息或是準備研究所的課業。直到放榜,分析完自己的強弱後,重新擬定讀書計畫,在開始唸書。

(二)準備歷程
1.書單(期刊、書籍、研討會)
(1)期刊:從下列期刊挑重要的文章來看,我自己是沒有整本看完的,但是多數的期刊都有把重要文章讀完並且摘錄重點。
北市圖館刊:必讀,對圖書館管理、讀者服務很有幫助
國家圖書館館刊:挑重要的文章讀,尤其是各圖資系所老師的著作最好看一下
圖書館學學會會訊:同上
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同上,有些實務作法,對圖書館管理的準備很有幫助
政大圖書與資訊學刊
師大圖書資訊學研究
師大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台大圖書資訊學刊
台大大學圖書館
淡江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成大圖書館館刊:印象中已經停刊了(感謝網友指正,是改為年刊),但很多過去的文章很值得看,我自己是全部讀完並且摘錄重點了

(2)書籍:
除了程麟雅老師的書(多數資料都偏舊,一定要自己更新),還有張慧銖老師的圖書館電子資源組織──從書架到網路一定要看,對技術服務有很大的幫助。
幾本空大出的圖書資訊學相關的書也都要仔細讀完,本科生大致都一定讀過這些書(大多是課程的指定課本),非本科系的就更要讀,有助於掌握圖書資訊學科的輪廓。
此外,我自己還有在圖書館的020書架找一些自己覺得有關的書,全部拿來看,並且摘錄重點。我自己挑的書單請看閱讀書單

(3)其他:包括研討會、相關部落格的文章
研討會:常常會介紹圖資領域的新趨勢、重要議題,只要時間允許,我幾乎都會去參加。

部落格:
百世經綸(師大圖資所柯老師的Blog):有很多很重要的資料可以參考,老師常常會簡略翻譯國外重要的報告,老師自己的演講ppt也會放在部落格。通常會用點列式列出某個主題的重點/作法/發展趨勢等,很適合抄進筆記當作考試的答題內容或方向。

Library View、Library News、秋聲Blog:通常當作新知、消遣來看,可以記得比較清楚。

技術服務小百科:政大圖檔所王老師的Blog:這個部落格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知道,對提升技術服務這一科有重大幫助,不過我個人建議,除了看還是要記得自己延伸查詢一下,可以獲得更完善的資訊。

2.分科準備
(1)一般科目
國文:只準備了公文,考前幾天看了青草大的部落格把公文格式背起來,其他就是靠以前的基礎。
法緒跟英文:考前一個禮拜把考古題印出來寫了一遍,稍微背了一些答案(罷免要幾分之幾、投票要幾分之幾、總統跟五院的職責等等),這部分請不要學習...英文也是靠底子去考的。

*在講專業科目地準備方式之前,我想先說,圖書資訊學在準備時,一定要注意關聯性多面向。關聯性是指議題之間的關聯,例如電子資源可以連到整合查詢系統,再連到新出現的探索式服務;FRBR跟RDA也有關聯、跟MARC21也是關係密切,這些都要進行聯想。

而多面向是指同一個議題,可以從不同的面向切入(剛開始考的時候,拿到考卷常常會有"這題跑錯科了吧"的感覺)。例如電子資源這個議題,在五個科目都可以考:
圖書資訊學:數位資訊及網路會取代圖書館、館員、書籍及閱讀嗎?請舉出你的觀點,並說明支持你的觀點的理由或依據(97高考)。
圖書館管理:我國國家圖書館對於數位資源發展應有何策略與作為?(97地特三等)
讀者服務:圖書館採購電子資源時,常會遇到那些問題?(98普考)
技術服務:電子資源為近來圖書館重要徵集的館藏。請說明圖書館建置電子資源,除引進出版市場現有的商業產品外,還有那些其他可能的途徑?(102地特三等)
資訊檢索:請說明圖書館的電子書應如何維護,如何服務?(101地特四等)

(2)圖書資訊學
圖書資訊學含括範圍極廣,幾乎是什麼主題都可能會出現在圖書資訊學,因此我不會特別準備這一科。平常一定要多關注圖資相關的新資訊,可以透過閱讀上面的各部落格、新聞得知,自己可以稍微聯想一下這些資訊跟圖書館的關聯何在,或者如何應用到圖書館實務裡。

(3)圖書館管理
分析過考題之後,感覺管理的東西越來越多,如果行有餘力,可以找一本管理學來讀,試著把裡面的重要理論跟圖書館進行連結。推薦閱讀李華偉老師的現代化圖書館管理這本書,雖然很舊,但是裡免有寫到滿多管理學的東西,可以應用到圖書館管理上。
另外,曾淑賢老師的公共圖書館管理也是重要書籍,有很多公共圖書館的實務經驗可以參考,考試時可以寫進去。

(4)讀者服務
這一科,我一直沒有特別準備。有時間多去圖書館走一走,了解一下館員怎麼提供服務的。有實務經驗的話會更容易作答。

(5)技術服務
這一科以前是我非常頭痛的科目,可以說是花了最多心力準備的科目,準備的方式就是先寫考古題,把題目中看不懂的名詞丟到google,徹底的弄懂每個重要名詞的定義、彼此之間的關聯等。抽空關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最新發展,各項標準、規範的更新等,除了去了解,也一樣要想想看這些新規範的應用有哪些(例如VIAF可能的應用為何)。

(6)資訊檢索
這一科應該是很多圖資考生會害怕的科目,我自己說不上特別厲害,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準備方式。主要也是把所有的名詞都弄懂、分析名詞間的關聯。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再怎麼難也不可能會叫考生直接寫code(忘記從哪位前輩那裏看來的心得)。如果有時間,可以看看資訊檢索的書籍,建立一定的基礎。其他可以參考前人的心得進行準備。

(7)英文
這一科基本上也是靠底子去考了,個人感覺地特的英文好像改得比較鬆,我自己考了幾次,都是地特的英文分數比較高。英文不是短時間可以進步的科目,需要大量的閱讀、練習才能訓練出來。我自己曾經上過學校進修推廣部英文閱讀與寫作的課程,算是蠻有幫助的,至少讓我作文的架構比較好。至於單字、文法這些就真的需要下苦功練習了。

3.讀書方式
我習慣"照表操課",就是要先把所有要寫的題目、要讀的書跟期刊全部列出來,平均分配每一天的份量,排好每天的讀書計畫,一天一天照著計畫走,心裡才會有踏實感。

在作筆記的部分,考古題的擬答我全部用手寫,再打成電子檔;書跟期刊的重點則是全部打成電子檔(因為手抄花時間+手指會痛)。手抄可以加深記憶,打成電子檔則方便整理、增刪也比較整齊。我個人比較建議手抄,至少考古題一定要手寫一遍,太久沒寫字,考試時很容易會忘記某個字怎麼寫...

"當你的腦袋記不住,又不可能真的吃書,就請拿支筆,勤勞的抄下來吧!抄個五遍十遍,就會莫名其妙記住了!" (這是我之前在準備考試的時候,想到之後如果考上一定要分享的話)

4.筆記整理、電子檔連結(以下資料請不要拿去做商業用途!!)
(1)圖資字典
(2)考古題重點分析
(3)歷年考古題擬答及參考資料
(4)書籍、期刊重點+考古題擬答(總筆記):之後課業繁忙、怕沒時間上來回覆留言,改用連結瀏覽方式提供。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9hzc9lkZ0yLU1FmLTkwWUFxajA/edit

根據過往上榜的學長姊的分享,一定都有一套自己的筆記;別人的筆記可以參考,但自己的筆記是最符合自己的思考邏輯的,最後一定要整理出有自己想法的筆記,考試時才寫得出自己的答案。

5.答題方式
拿到考卷,請務必要花一點時間仔細審題,用鉛筆在考卷上畫出重要關鍵字,簡單的列一下大綱後再作答,不然會忘記自己想要寫什麼答案(已考上的學長姊的提醒)。

在作答時,我會先抓題目中的關鍵字,稍微寫一段定義,然後針對題目的問題分別用列點的方式陳述。跟前面板友分享的一樣,以技術服務第四題來說:

電子資源為近來圖書館重要徵集的館藏。請說明圖書館建置電子資源,除引進出版市場現有的商業產品外,還有那些其他可能的途徑?

我一樣會先寫電子資源的定義,然後說明可能的途徑(自行建置、網路資源、開放近用資源),寫每一項資源時,我還會說明各種途徑的優缺點,最後跟第一段連結簡單做個結論。寫法如下面的段落。

定義
一、自行建置
  說明建置途徑、優點、缺點
二、網路資源
三、開放近用資源
簡單結論

學長姐、以前的版友分享都說這樣的方式可以比較清楚的表達重點,我自己問過大學的老師,他也認為這樣寫很好,只是要小心,以免寫成簡答題。

同時,也要想想如何在答案中表現出有心、獨特性,不然如果大家寫得答案都一樣,閱卷老師怎麼會給高分(研究所教授的說法)?可以試著融入過往的使用經驗、或是實際的案例、新聞,可以印證你的答案,並且加強的說服力。

如果問到某項技術、服務在圖書館的應用,要考慮不同類型圖書館的成立宗旨、服務對象,作答時可以試著把這些連結到自己的答案裡,你的作答會更具體、清楚。

、心得
作為本科系的考生,考場常常會看到熟人(同學、學長姐、學弟妹),放榜時最痛苦的是看到認識的人在榜單上而自己卻落榜。我自己一開始也覺得很難過,但難過完了,心裡又會湧起:"都是同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別人可以我當然也可以!"的想法,我覺得在國考這條路上,一定不能自怨自哀,要相信自己可以。在準備考試的期間,我一直抱著:"盡人事而聽天命"的想法,盡到自己所能做的最大努力,剩下就看老天爺幫忙了。

此外,第一年就考上代表非常非常幸運,但不是常態,大部分的人都還是考了2、3年才考上,一定要有耐心,失敗了就繼續努力,至少自己是有在成長、進步的,不要因此就灰心喪志。每當落榜,我都當作是老天爺要我多看看公家單位外面的世界、多學一點其他的東西,所以才不讓我上榜。如果第一、二年就上榜,我可能就不會唸研究所,也沒辦法出國實習,少了很多經驗。

心態的調整非常重要,有過人的意志跟努力,才能走得比別人遠。大家都知道的,國考就像等火車,這次沒考上只是你的車還沒來,堅持下去、不斷增加自己的實力,總會等到上車的那一天。

最後,莫忘初衷,一定要記得你的初衷、記得為什麼要考國考,這會是支持你繼續努力直到上榜的最大動力。會選擇考國考,主要是因為我從小就很喜歡圖書館,大三、大四在圖書館實習後,萌生了"能讓更多人也愛上圖書館"的想法。我不期望要讓所有人都喜歡上圖書館,但至少在我服務的單位、讓那間圖書館的讀者都能喜歡上圖書館,那麼我就成功了。這就是我的夢想跟初衷,也是一直支撐著我的動力。

通往夢想的路,從來就不是一條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