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Information Seeking Process資訊尋求過程模式

一、 Kuhlthau針對搜尋者的資訊搜尋過程進行一系列研究,以學生搜尋資料寫報告的心路歷程,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研究個人的資訊搜尋過程,提出一個資訊尋求過程模式 (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ISP)
二、 ISP綜合了Kelly的建構歷程(Phases of Construction)Taylor的需求層次(Level of need)Belkin的特定性層次(Level of specificity)Taylor& Belkin的表達論(Expression)等理論為基礎,主要結合了資訊尋求過程中認知與情感的變化。在資訊尋求過程中,資訊搜尋者其情感、認知和行動相互作用。
1.  認知(思考):指搜尋者在一連串資訊搜尋過程中對主題的想法
2.  感覺:為搜尋過程中的心理感受
3.  行動:指搜尋者實際付諸實行的搜尋動作
三、 此模式認為觀點的形成是在追求事務意義的過程中,觀點若無法形成則表示對主題仍尚未清楚,在感覺上也會感到困惑及焦慮;相反地,觀點確切的形成,搜尋方向就會變得很清楚,在感覺上也會感到樂觀及自信,在資訊尋求的過程中,使用者的思考、行動和感覺會不斷的變化。
四、 ISP模式包含了七個階段,分別是:研究任務開始(task initiation)、主題選擇(topic selection)、觀點探索(prefocus explorations)、焦點規劃(focus formulation)、收集資訊(information collection)、搜尋結束(search closure)以及評估完成作品(Assessment),這些階段主要是透過思考、行動和感覺聯繫。

1. 研究任務開始(task initiation)
l 搜尋者體認到若要完成作業必須尋求資訊。
l 搜尋者感到惶恐、不確定。
l 開始思考、回憶先前所收集的資訊,盡可能找出與主題可能相關的資訊。
2. 主題選擇(topic selection)
l 選出主題後-->大多會感到樂觀。
l 瀏覽資訊在此階段很重要,在瀏覽過程中可讓搜尋者權衡個人的興趣、需求、可用的資訊及時間,選出最可行的主題。
3. 觀點探索(prefocus explorations)
l 最困難的階段。
l 遭遇到前後瀏覽資訊不一致-->變得困惑與挫折,甚至開始疑惑是否放棄整個搜尋
l 藉著瀏覽和作註記的方式瞭解主題,進而在廣泛的範圍中找出可能的搜尋方向。
4. 焦點規劃(focus formulation)
l 搜尋者其認知與情感的轉捩點。
l 藉著反覆瀏覽資訊形成個人觀點-->部分搜尋者改變想法
l 觀點無法形成:對主題概念仍不清楚-->感到明顯的困惑與焦慮
l 個人觀點形成:搜尋方向變得明確、過程變得完整-->自信與樂觀
l 藉著註記、與他人交談的方式獲得資訊。
l 搜尋者藉由這些資訊評估作業可採行書寫的方向。
5. 收集資訊(information collection)
l 搜尋者尋求適切於特定主題或個人觀點的資訊,並作詳細的註記
l 界定出與題目有關的資訊-->對主題的興趣與信心增加
6. 搜尋結束(search closure)
l 因不同的原因結束搜尋
l 對主題越有興趣-->獲得的資訊與題目有關-->情感放鬆與滿足
7. 評估完成作品(Assessment)



資料來源:
http://www.glis.ntnu.edu.tw/webpage/docs/research/international/2010nanjing_II-24.pdf

http://ethesys.lib.cyut.edu.tw/ETD-db/ETD-search-c/view_etd?URN=etd-0626106-02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