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eb 2.0在技術上的特徵包括:
1. CSS, Semantically valid XHTML
markup, Microformats
2. 提供RSS/ Atom
3. REST or XML Web service APIs
二、Web 2.0概念特稱(Web 2.0是一個平台,是參與式的架構,著重的是「服務」):
1. 把網路視為一個平台
2. 使用者可以擁有,並控制/自訂資料(Data)
3. 參與式的民主架構,鼓勵使用者貢獻內容或價值
4. 更豐富、互動及親合的使用體驗
5. 結合群體智慧
三、對於Web 2.0的一些認識:
1. 不是一個新技術
2. 以使用者為中心
3. 開放
4. 資料
5. 長尾現象
四、Library 2.0有名的定義
1. Michael Stephens:對於Library 2.0服務或目的
l 可以「打破障礙」,打破圖書館加諸在各項服務上面的障礙
l 透過技術及態度,甚至是政策上的改變,「以使用者為中心」
2. Darlene Fichter:「Library 2.0=(書及其他東西+人+根本的信任)*參與」
3. Michael Casey, Laura Savastinuk:
l Library 2.0是應付持續且有目的改變的一種模式
l 透過參與式、使用者導向的服務,強化了圖書館使用者的使用經驗
l Out reach:應用Web 2.0的工具以及服務心態的改善,讓服務擴及到從不上圖書館甚至討厭圖書館的人
五、檢討及建議
1. 面臨的困境:
l 技術及維護人力的不足
l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資料取得不易
l 內容一成不變
l 新政策、新事物的推動,需要主管及館員的支持及參與
l 圖書館花了許多經費購買資料,但卻也因缺乏行銷及使用者教育,使得使用率偏低
2. 針對當前Library 2.0在實施上所遇到的問題與瓶頸,John Blyberg提出了三點看法:
l 應體認到Library 2.0是一個敏銳的資訊/訊息的生態,當圖書館使用科技時,對使用者來說它是一種易懂、直覺及自然延伸的體驗。
l Library 2.0並不是可以從廠商那裡買到的。
l 真正尋求Library 2.0,應該是需要針對工作程序、政策、實體空間、人員配備和技術進行徹底的分門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