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

從圖書館觀點談電子資源服務的發展/羅思嘉


一、電子資源服務的發展
1.      線上索引摘要服務(1960年代末期~1970年初)
(1)    早期的電子資源搜尋主要是透握線上索摘系統搜尋文獻出處。
(2)    電子檢索系統提供較多的檢索點,檢索效率比紙本高。
(3)    多不包括全文內容,即使提供全文資訊,偏重輔助檢索功能,以純文字格式處理。
(4)    檢索方式是輔助性質的,無法取代館內的紙本資料。

2.      光碟資料庫(1980年代~1990年代初期)
(1)    解決儲存高成本的問題。
(2)    使用介面圖形化,讓資料檢索的親和力提升。
(3)    內容與原件接近,但須經過轉換程序。
(4)    全文範圍依照出版商選擇提供的內容。
(5)    因轉換的過程需要時間,印刷與電子格式資料多採非同步的方式出版,時效上會產生差距。
(6)    在通訊上有所限制,多限在區域網路內使用。
3.      網際網路資源(1990年代後期)
(1)    有價或無價的資訊均可透過線上連線的方式取得。
(2)    對於通訊管道,讀者具有與圖書館相同的掌握權。
(3)    讀者要求提高:對全文資訊的量、提供資源之時效性(願意等待時間縮短)
(4)    經費部分:降低成本,提高使用效益;在有限經費與圖書館讀者需求間達成平衡。
二、電子資源對圖書館資訊服務的影響
1.      24X7的服務模式
2.      突破距離限制
(1)    圖書館經營者必須重新界定圖書館營運成效的定義。
(2)    必須執行電子資源各種不同的使用限制。
3.      及時與同步化的更新
(1)    對於期刊卷期需重新定義,思考如何催缺、提供出版的最新資訊。
4.      跨系統的整合檢索
5.      儲存上的優勢
(1)    透過資源數位化、電子化,圖書館空間可以釋出再利用。
三、圖書館服務的改變
1.      過去的圖書館:
(1)    購買圖書資訊以取得資訊的擁有權為目標。
(2)    空間與內部組織結構以圖書館館藏為設計依據。
(3)    館藏資源多由圖書館控制。
2.      From Ownership to Access Right
(1)    取得所有權→取得資訊的使用權
(2)    典藏資訊→建立使用資訊的資訊入口
(3)    規劃借閱與館內使用機制→電子資源使用介面如何架構,對於電子資料使用者應進行控管
(4)    出入口設計→電子認證
3.      館藏發展的主導權
(1)    館藏控制權以轉移到資訊出版者手中:透過參與聯盟、與資訊賣方擬定套裝採購合約以取得能負擔的訂購費用有限經費下採購較多資訊,但在館藏發展上受到聯盟或合約限制(限制資訊的數量或主題分布…)
4.      經費的分配
(1)    經費的運用有集中的趨勢:以較高比例經費所建立的館藏,真正的使用者僅是全體使用者的一小部分。
(2)    經費分配與使用比例上形成失衡。
四、電子資源服務的必須與必然
1.      蒐集
(1)    以使用率衡量館藏訂購與否的同時,應在使用者分析以及學科特性的了解方面更審慎的評估。
(2)    從「擁有權」轉為「使用權」,需定期持續地重複投資以保障資訊的可用性。
(3)    面臨資訊媒體所帶來的業務轉變,館員還需要具備與資料庫廠商/聯盟討論使用規範、計價模式及訂定合約的能力。
2.      組織
(1)    需要針對新的資訊媒體重新檢視編目流程及記錄設計的適用性。
3.      管理與典藏
(1)    管理新課題:
l   確保不同電子資源歷經形式修改、儲存的格式變化後,仍能有效讀取與使用。
l   當使用權訂購終止時,是否可保有訂購部分的資訊與相關的保存技術。
(2)    電子資源的出版與蒐集走向單一來源化
l   優勢:單一使用介面,管理與使用上的便利性。
l   風險:一旦服務中斷,將同時中斷多種資源的使用。
4.      服務與效益
(1)    資訊的流通與分享方式,目前多受限於固定範圍內檢索與使用及一定的使用數量。
(2)    讀者使用情形的了解以及解讀方式。
(3)    服務成本之考量方式。
五、未來發展方向
1.      內部
(1)    館藏政策內涵須包括讀者需求、使用、費用、設備等面向。
(2)    建立服務策略的永續性,如何在經費、服務與典藏之間取得平衡。
(3)    調整工作方式,重新思考處理電子資源的方式與流程。
2.      外部
(1)    如何在聯盟策略下取得合作限制的彈性空間。
(2)    透過與廠商逐條討論合約內容,爭取較佳的使用授權,從計價模式到使用限制,積極爭取有利及更大的服務空間。
(3)    落實使用者研究與資訊行銷,提升資訊的使用效能。